盛夏的蝉鸣尚未苏醒,高考倒计时已悄然指向三位数的尽头。这串跳动的数字不再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而是东南大学六朝松下等待开启的时光锦囊。在金陵城的梧桐光影里,这座百廿学府在漫长岁月中,绘制出一座座独特的精神坐标,只为等你一一探寻,找到青春的答案。

在六朝松下,校准奋斗的刻度
1500年前,六朝松由梁武帝亲手栽下;1500年后,它仍巍然屹立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。当晨曦穿透苍翠的松针,在地面投射出斑驳的光影,这座见证金陵历史变迁的“活化石”,正为新时代的求学者丈量着时间的维度。

在六朝松的注视下,东大一路高歌猛进,镌刻下不朽的奋斗足迹——
初创之时的三江、两江师范学堂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新式学堂之一;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崇尚科学,融会中西,革故鼎新,初具综合大学之雏形;国立东南大学系科设立齐全,为当时中国综合性大学之典范;国立中央大学执中国高等教育之牛耳,为当时中国之第一学府;南京工学院勇立潮头,成为当时四大工学院之一,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和教育科技事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……走过百廿风华,如今的东大焕发出蓬勃生机。

“百载文枢江左,东南辈出英豪”,一批又一批东大人在这片人文沃土茁壮成长,与历经风霜的六朝松相映成辉。
在国家授予的23名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获得者中,有5位是东大校友。在2023年11月,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中,又有5位东大人当选院士。当前,学校科学院院士当选数位列全国高校第3,两院院士当选总数并列全国高校第8。

“两弹一星”元勋
在先辈的熠熠光辉下,风华正茂的东大学子们锐意进取,不懈奋斗,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青春最为绚烂、最为昂扬的模样。
在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竞赛2024年度“揭榜挂帅”专项赛中,东大代表队获得特等奖9项,特等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三;土木工程学院郭宸玮、韩子哲、赖奇祺、王骄阳、庄玟骏5位学子勤耕不辍,已推免至清华大学继续深造;无线梦想支教团先后服务贵州平坝齐伯乡小学、关口民族小学、陕西延安文安驿小学等,至今已连续举办10余年,相关事迹多次获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、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报道……


历经沧桑的六朝松,用年轮细腻地记录着岁月的流转与智慧的积淀。而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,东大人不断校准着奋斗的刻度,以坚韧不拔之志书写着时代华章。
在大礼堂,描绘知识的图景
晨钟暮鼓,日月同辉,矗立于东南大学正中央的大礼堂,不仅是学校历史的见证者,更是无数学子梦想起航的地方。34米的八角形穹顶曾创下1931年中国建筑的奇迹,还曾在《人民的名义》《建国大业》等影视剧中惊艳亮相,这里的每一块砖石、每一根梁柱,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。

走过百年波澜壮阔,东大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,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、研究型大学。一直以来,学校不遗余力,为莘莘学子描绘出一幅幅绚烂多彩的知识图景。
1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,位列全国第8;
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,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,17个学科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;
62个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其中,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3个;
9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,旨在打破专业壁垒,整合学校优质教学资源,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复合型精英人才;
2024年,学校持续推进新兴学科、交叉学科建设,加快形成具有东大特色的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工作体系,先后成立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、新一代储能中心、
东南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等……


东大ESI上榜学科情况
雄厚的学科专业实力,让东大在平台建设方面更是如虎添翼,势不可挡。如今,全国重点实验室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、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前沿科学中心等一众顶尖科研平台在东大齐聚一堂,点燃莘莘学子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,引领他们探索未知,勇攀科学高峰。
走进宏伟的大礼堂,知识的图景如同一幅壮阔的画卷缓缓展开,每一笔都蕴含着智慧的光芒,每一线都勾勒出人类文明的深邃与广博。穹顶之下,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憧憬交织共鸣,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融合。而每一位东大学子以求知若渴的心态,不断汲取着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,用青春和汗水在这片知识的沃土上播种希望,收获成长。
在涌泉池,点亮多彩青春
涌泉池的涟漪在晨光中舒展,如同一卷徐徐铺展的绢帛,倒映着东大流转的四季。这汪灵动的碧水,不仅是学校自然之美的见证,更是东大学子多彩青春的象征。当求知的热情与生命的诗意在此交汇,一个个精彩的青春故事便在校园里生动演绎。

在东大的广阔天地里,专业课的学习仅仅是知识探索的起点,而丰富多彩的“第二课堂”则为学子们开辟了一片无限可能的技能解锁空间。烹饪体验课、击剑格斗体验课、拿铁制作体验课、中式花艺体验课、非遗扎染体验课……在这里,你可以充分发挥兴趣爱好,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,陶冶情操,充实生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