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5日消息,猫眼专业版和灯塔专业版近期对动画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(以下简称《哪吒2》)的预测总票房进行了下调。猫眼专业版将其最终预测总票房调低到了146.39亿元 ,灯塔专业版则调低到了150亿元。此前,两大平台曾将其预测票房推高至160亿元。
《哪吒2》自1月31日上映以来成绩亮眼,首日票房破4亿,3天累计18亿,凭借春节档、情人节、元宵节等档期红利,影片单日票房一度飙至4.82亿。然而随着假期结束,2月17日票房仅1.92亿,同比暴跌60%,2月25日单日票房更是首次跌破7500万,连续26天破亿纪录终结。
业内人士分析,此次票房预测下调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从短期来看,节日效应透支了观影需求。春节档假期结束,核心观影群体回归职场,家庭观众被开学季分流。同期,《唐探1900》《封神第二部》等影片通过差异化排片蚕食晚间黄金档,争夺25—35岁主力消费群体,也对《哪吒2》的票房造成了一定影响。数据显示,周一大盘票房9687万元,较周日的4.1亿元大跌76%;《哪吒2》票房7433万元,较周日的3.52亿元大跌79%,三四线城市票房贡献率从48%骤降至22%,下沉市场提前透支。
从长期隐忧来讲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取得50亿元票房,树立了超高标杆,续集《哪吒2》虽在技术上有显著突破,如1900个特效镜头、动态投影技术等,但部分观众认为叙事未达预期高度,导致口碑传播动力减弱。此外,从《魔童降世》到《魔童闹海》,哪吒形象深入人心,但角色成长弧光的重复性,也削弱了观众代入感,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。
不过,票房预测下调并非坏事。适度回调为系列长远发展留下创作空间,避免第三部面临过高期待压力。同时,也有助于电影行业从“造神运动”转向对内容本质的关注,避免资本盲目追逐短期红利。
尽管内地票房预测下调,但《哪吒2》在香港上映3天票房突破1500万港元,首日预售破500万港元,场均人次远超好莱坞大片《沙丘2》。并且影片已在联合国特别放映,还计划登陆更多海外市场。若海外发行策略成功,全球票房或突破预测上限。此外,衍生品开发、流媒体版权等长尾收益,也可能成为光线传媒等出品方的新增长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