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一场“双品牌”革命的开端
2025年2月14日,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里程碑事件——极氪与领克完成股权交割,正式成立“极氪科技集团”,以双品牌战略向全球高端市场发起冲锋。这场整合不仅是吉利控股集团内部资源优化的关键一步,更被视作中国品牌冲击“新能源时代BBA”的野心宣言。

前生:极氪与领克的“基因密码”
极氪与领克虽同属吉利体系,却承载着不同的使命。领克诞生于2016年,凭借“潮流、运动”的标签,迅速在20万级市场站稳脚跟,并成为首个以“订阅制”打入欧洲的中国品牌,累计海外销量超8万辆。极氪则成立于2021年,专注豪华纯电赛道,三年内跃居中国豪华纯电销量冠军,2025年1月单月销量突破4.2万辆,全球用户超180万。两者的差异化定位曾因产品线重叠引发内耗(如极氪001与领克Z10),成为整合的导火索。

今世:整合的三大核心逻辑
1. 战略聚焦:从“内卷”到“互补”
整合后,品牌定位泾渭分明:极氪主攻30万以上豪华市场,以中大型纯电和超级混动车型为核心;领克锚定20万以上新能源高端市场,聚焦小型纯电与中型混动车型。双方各砍20%产品线,彻底解决“左右互搏”问题。
2. 技术协同:全栈自研的“护城河”
极氪的浩瀚智驾系统全面赋能领克,首款搭载Thor芯片的领克900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上市,终结领克此前智驾方案混乱的局面。同时,双方共享电子电气架构、三电技术,研发效率预计提升15%,制造成本降低20%。
3. 全球野心:200家门店与“百万级”目标
2025年,极氪科技集团计划实现71万辆销量(极氪32万、领克39万),同比激增40%。海外市场是重中之重,双方将成立统一销售公司,在欧洲、中东、东亚布局超200家门店,并推出极氪7X、领克08 EM-P等全球化车型。

未来:机遇与挑战并存
尽管整合带来降本增效的想象空间,但极氪科技集团仍需直面三大考验:
智能化竞速:L3级智驾技术需在2025年底量产,直面华为、小鹏的竞争;
品牌价值沉淀:极氪需突破“豪华科技”认知壁垒,领克则要摆脱“年轻化”单一标签;
全球化水土不服:欧洲高端市场对品牌溢价能力要求严苛,如何复制国内成功仍是未知数。
结语:中国品牌的“向上”样本
极氪与领克的整合,不仅是吉利控股“台州宣言”的落地,更折射出中国车企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。若两年内实现“百万级”目标,这场“双品牌”实验或将为全球新能源格局重构写下中国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