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首页 > 品牌解读 > 节后返工确诊“退潮忧郁症”

节后返工确诊“退潮忧郁症”
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10:53:46 发布用户: 15210273549

2025年2月5日,蛇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,“不想上班”成为全网热议话题,社交平台相关词条阅读量突破数亿。不少网友调侃:“身体坐在工位,灵魂还在假期”“开工第一天,只想躺平”。这种集体情绪的背后,不仅是假期与工作切换的生理不适,更是心理层面的“戒断反应”。如何科学调整状态,告别“节后综合征”?多位专家结合医学与心理学知识,为“打工人”支招。

 


“不想上班”背后的身心疲惫春节假期中,熬夜追剧、通宵聚会、暴饮暴食等不规律生活成为常态,返岗后身体和心理的“双重落差”集中爆发。据广西脑科医院医生介绍,常见的“节后综合征”表现为疲劳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失眠、头晕、肠胃不适等。浙江省中山医院心理康复科主任裴双义指出,长假后回归高压环境,易引发“退潮忧郁症”,即从兴奋状态跌入低落情绪,甚至对工作产生抵触。

 


四步调整法:从身体到心理的“软着陆”逐步恢复作息,给身体适应期假期熬夜、晚起打乱了生物钟,骤然回归早起模式易加剧疲惫。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建议,返岗前2-3天可每天提前15-30分钟入睡和起床,逐步恢复日常节奏;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,通过冥想、轻音乐助眠。北京安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强调,复工初期需避免过度补觉,午休控制在20分钟内,以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。

 


饮食清淡,减轻肠胃负担春节期间高油高糖饮食易导致消化不良。曙光医院治未病科建议,复工后减少油炸食品和甜食摄入,增加膳食纤维,采用“七分饱”原则,并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功能。同时多喝水促进代谢,避免咖啡和浓茶过量摄入引发焦虑。 工作“循序渐进”,拒绝“开工即冲刺”心理专家廖春岭指出,复工首日不宜安排高强度任务,可从整理文件、回复邮件等简单工作入手,逐步进入状态。浙江省中山医院建议,若领导分配繁重任务,可主动沟通拆分目标,减少压力源。此外,通过设定每日小目标(如完成一项重点工作)并给予自我奖励,能增强成就感,缓解焦虑。

Copyright 2008-2025 招商牌 版权所有  京ICP备号20090519-1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