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首页
每日新闻
技术圈子
展会信息
聚焦热点
知识分享
品牌解读
首页
>
品牌解读
> 第一个反抗价格战的,为什么是宝马?
第一个反抗价格战的,为什么是宝马?
发布时间:
2024-07-18 15:17:35
发布用户: buouoio
持续2年的价格战,到了2024年中或许会因宝马明牌退出而出现重要转折点。
7月11日,知名汽车博主孙少军发微博称,因为价格战导致门店亏损严重,宝马7月将会开始降量保价。
对此,宝马内部人士回应称,下半年宝马在中国市场将重点关注业务质量,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。
宝马将从7月起,通过减少销售量来缓解门店的经营压力,宝马意在帮助经销商应对短期市场挑战,缓解业务压力。
相当于宝马间接承认“退出价格战”。
7月12日,孙少军进一步爆料称,
宝马全年批售任务继6月降低15%以后,7月再降15%。并降低返利门槛,取消金融渗透、密采考核。
针对宝马“降量保价”的行为,有支持的声音认为“
持续降价有损品牌形象
,只要产量低于需求,价格总会上去的”。
但质疑的声音也同样不少,比如“
量在价先,降量真能保价吗
”,“越是保价越是没销量,
这不是给新势力送礼吗
”,更有人担心“
最后只怕是量价齐跌
”。
笔者认为,宝马此次调整终端价格的核心出发点在于
缓解经销商压力,是一次主机厂与经销商针对产量、订单和销量目标的主动调整。
(“17万的i3”或成绝版)
经销商的命也是命
形势危急,已经到了主机厂与经销商不得不共渡难关的时刻。
今年5月,保时捷部分经销商“逼宫”厂家,要求补贴、减少库存压力等,尽管保时捷一改往日不到火烧眉毛不回应的做法,很快出了一份联合声明,表示要和经销商站在一起“坚守向前”,但遗憾的是保时捷调整的太晚,今年上半年以在中国市场同比暴跌33%收尾。
(图片源自保时捷)
巧合的是,与宝马退出价格战几乎同步曝出的消息是,知名经销商集团
广汇汽车在近期被指濒临退市、闭店潮蔓延、拖欠工资、车主提车难
。仿佛是年初广东东莞永奥汽车爆雷事件的重演。
再往前看,2023年年初浙江中通集团旗下19家4S店一夜之间闭店;2023年内曾经国内最大的经销商集团庞大集团2023年摘牌退市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,
2023年经销商亏损比例高达43.5%。
经销商苦价格战久矣。
庞大、永奥、广汇这些传统汽车经销商们,可以说是“油电之争”、内卷、价格战中最直接的牺牲品。
谁能缓解经销商的苦,首当其冲的当然是“鱼水情深”的主机厂了。
有一组数据更能说明车企调整终端策略的必要性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31日,广汇汽车旗下共有735个营业网点,其中营收排名前十的门店是奔驰、宝马、奥迪三个品牌。
有保时捷前车之鉴,宝马选择此时调整终端政策,也给经销商吃下了一颗定心丸。
实际上,不止是缓解经销商的压力,主机厂降低对销量的考核之后,产量节奏也将相应调整,意味着对上游零部件的供需关系也将重新调整,让整个产销链条回到一个可控、共赢的状态。
价格战不可持续
谁都知道,价格战不可持续,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自拔。
如果车企一直卷价格,打到最后造成的结果将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。
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,绝大多数品牌都仍处于没有盈利甚至严重亏损的阶段,价格战想跟也跟不起。主要依赖经销商体系的燃油车市场,如上文所述,价格战打到现在已经开始率先淘汰下游的经销商集团了,那么上游的供应商还会好吗?上下游都被卷死了,处于中间的主机厂还会好吗?
在今年6月上旬举办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,广汽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曾庆洪就曾表示:“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”,他说:“没钱赚、没有效益,企业不可以生存,每个企业能亏几百亿,怎么做?这样下去会有好处吗?我们应该要有大局观和格局观,要有长期主义战略,而不是仅着眼于眼前的‘卷’。我们要站在国家大局,要有长期主义和长期长远发展的思考。”
实际上就在2023年重庆论坛上,曾庆洪也曾直接开麦称“
价格战打来打去,想找死的企业就早点降价”
。只是或许连这位广汽集团一把手也没料到,价格战打到2024年已经越发疯狂。
(图片源自宝马)
到目前为止,宝马都是最会在中国卖纯电车的传统豪华品牌
,这也是宝马敢第一个反抗价格战的底气所在。
在2023年,宝马在中国市场共交付824932辆宝马和MINI汽车,同比增长4.2%,总销量继续领跑中国豪华车细分市场。其中,宝马品牌纯电动车型销量表现抢眼,全年交付接近10万辆。
但不可否认的是,宝马BMW品牌在中国销售的6款纯电车型中,销量最高的两款为i3和ix3,这两款车的降价促销力度也很大。
但进入2024年,
从销量数据上来看,一味以价换量策略已经开始失去市场效果。
根据宝马集团公布的今年上半年销量数据可见,宝马品牌上半年共计交付109.65万辆,同比增长2.3%。其中,电动汽车销量为17.96万辆,同比增长34.1%。但在中国市场,宝马集团销量约37.59万辆,同比
下滑4.2%。
因此,宝马此时选择退出价格战,显示出其快速灵活的调整能力。
更进一步,笔者认为,宝马率先退出价格战,对于行业而言或将带来强大的示范效应,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明里暗里加入。
在宝马退出价格战之后,有媒体发现奔驰、奥迪也开始收紧终端优惠政策。不过在孙少军看来,目前定大方向的只有宝马,奔驰和奥迪涨价更多的是门店行为。而他认为,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大众、本田等主流合资品牌,也都在收紧终端政策、减少对门店的考核。
这一轮宝马退出价格战之后市场表现,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?宝马品牌市场表现如何变化?我们也将持续关注。
【返回列表】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“招商牌用户上传并发布"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下一篇:
奇瑞瑞虎8L开启预售 预售价14.77-17.99万元
上一篇:
大众ID.与众上市 售价20.99万元起
每日新闻
更多>>
2024全年汽车厂商批发销量榜!自主车企包揽前四,奇瑞首夺亚军
阿维塔07开了90天,5000公里用车报告来了,两个问题六句实话实说
恕我直言:蔚来换电战略没问题,但是电池不通用是大问题
雅阁姊妹车型东风本田2025款英仕派三款配置选哪款
重汽/解放争冠!徐工/北汽份额上升!2024年牵引车销47万辆
2024年车企销量排行榜出炉:奇瑞挤进前五,特斯拉只能排第十
10万级家轿销冠有多强?搭载2.0T+8AT动力总成,配备L2.5级智驾!
开年第一车,坦克“一定红”
技术圈子
更多>>
2024全年新能源厂商销量榜!特斯拉季军,理想第六,吉利呢?
单车利润破万!友商拼的“头破血流”,长城汽车站着就把钱挣了?
比亚迪在日本首超丰田 日本2024年EV销量
软顶敞篷 阿斯顿·马丁全新Vantage Roadster发布
京西集团第四代磁流变悬架国产,首次赋能中国纯电平台
新势力第二周销量:小米跃居第三,乐道顶替蔚来
新能源重卡2024年8.2万辆收官涨140% 徐工双冠东风前五解放涨340%
新能源汽车周榜!比亚迪以绝对优势持续霸榜3周
展会信息
更多>>
2024全年汽车厂商零售销量榜!吉利夺亚军,长安第四,大众呢?
品牌国际化战略拉开序幕,郑州日产将下一盘大棋
2024日本电车市场缩水超三成,日产腰斩,比亚迪逆势超越丰田
极越合创说明:传统大厂的新势力,也有可能“烂尾”!
每天净赚3400万!唱衰长城汽车的人被打脸了,魏建军这波在大气层
固态电池冰火两重天?车企一窝蜂明年量产,宁王比亚迪泼冷水?
零跑盈利,合创倒下,小鹏崛起,蔚来跌出前十!新势力大洗牌?
中国车企身价TOP 10,比亚迪竟痛失第一,蔚来无缘榜单
聚焦热点
更多>>
领克 Z20:纯电猛兽,速度续航双优
美国加州最畅销的12款车型,老牌美系平分秋色,日系独霸鳌头
低温续航腰斩都不止!懂车帝冬测再次证明:北方地区别买电车!
20万级别 经典燃油中型车 亚洲龙 VS 帕萨特
同比增长71.8%,比亚迪2024年汽车出口增速位列中国汽车品牌第一
12月SUV销量TOP 10,瑞虎8爆单领衔,燃油SUV大反弹
2024年四季度热销SUV投诉销量比排行
大众途观L:你以为燃油车卖不好,其实我销量又支棱起来了
知识分享
更多>>
五菱宏光MINIEV四门版空间、舒适细节,值得买吗?
2025年车市的7大变化,六座SUV越来越多,增程车继续降价
2024年净利润破纪录:你以为我凉了,那说明你压根不懂长城汽车
零跑汽车盈利!很多人都不看好你,偏偏你最争气
坚守驾驶乐趣 进阶数字智能 宝马集团以坚实市场表现迈向新世代
12月SUV销量前五,油车占了三款,这说明了什么?
吉祥航空也造车了?首款车型工信部申报,你觉得如何?
中大型SUV怎么选?阿维塔12、极氪001谁更值
品牌解读
更多>>
TCL科技收购LG显示交易取得关键进展
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申请电控盒相关专利,降低因电控盒密闭影响整机工作性能的情况发生
中兴通讯午后走势预测:技术面压力大,基本面却很稳,该咋布局?
腾讯:毛利、经营利润连续九个季度超越营收增长
干字当头 快干争先 | 庆云县11个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
TCL科技收购LGDCA、LGDGZ100%股权工商变更完成,将促进公司盈利水平提升
品牌观察|广产品 全场景 真智能,揭秘TCL闪耀中国热泵展的三大要素
戏剧素人“变形计”:在这里,普通人才是真正的主角
Copyright 2008-2025 招商牌 版权所有
京ICP备号20090519-1-